树状分类法
概念
通过分类,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物质分成不同的类别,还可以从离子、电子等微观视角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。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,可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,设计物质间的转化途径。
分类是为了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。通过分类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规律,预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。
树状分类法
依照同一标准,采用树状表达形式,对物质进行分类。
下图按物质的组成
进行分类。

注意:
- 有固定组成(有准确的化学结构式)的物质是纯净物,否则为混合物。
- 淀粉、纤维素化学式为,但聚合度n值不固定,为混合物。
- 盐酸是与水的混合物,不是纯净物。
- 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,如混合物。
也可以按物质的性质
进行树状分类。如:

- 酸性氧化物: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。如,。
- 碱性氧化物: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。如,。
- 两性氧化物:即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,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。如。
- 不成盐氧化物: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,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。如, 。
注意:
-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。
- 是金属氧化物,却是酸性氧化物。
- 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,是两性氧化物。
- 是金属氧化物,却不是碱性氧化物,是过氧化物。
-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,如。
- 是非金属氧化物,但不是酸性氧化物。